一天检测39辆仅6辆达标
本报讯(记者 韩均)6月9日上午,我市首次车内空气质量免费检测活动正式启动。一天下来共检测39辆汽车,仅有6辆车的车内空气质量合格无害。
今年3月1日,国家环保部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正式实施,成为国内首部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结合这一标准的实施,银川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决定将其作为“环保为民”的实事,于5月中旬开始通过银川环保网、银川环保微博和《银川晚报》发布通知,向社会征集车主报名,开展我市首次车内空气质量免费检测活动,截至目前已征集到50多辆车。
6月9日,报名参加活动的部分车主将自己的爱车开到了位于兴庆区凤凰南街的银川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依次接受检测。检测项目为甲醛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检测要求车内禁止放置有刺激性气味的物品。检测前,车辆还要静止封闭20分钟以上。
本次检测参照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及《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对车内空气质量进行评价,甲醛要求每立方米不高于0.1毫克,TVOC每立方米不高于0.6毫克。当天共检测乘用车39辆,甲醛检测普遍达标,TVOC检测大多数超标。33辆超标车中,TVOC最高的竟达每立方米10.8毫克,超标了17倍。
据负责检测的银川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物理室主任余福生介绍,车内有害气体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汽车自身的塑料件、车顶衬、橡胶、皮革等,二是后期装饰的地毯、地胶、坐垫、座椅套等。车内装饰在生产和装饰过程中都会使用稀释剂、胶水、油漆等,可释放甲醛、可挥发性有机物等有害气体。由于车内空间狭窄密闭,尤其夏天高温暴晒下有害物质更是大量释放。长期身处其中,轻则头晕恶心,重的会导致免疫力下降,甚至引发癌症、白血病等。
由于超标原因多种多样,检测并不能确定有害气体是来源于汽车自身还是后期装饰,在此,环监部门提醒广大车主:新车驾驶不足半年,切勿长时间紧闭车窗驾驶,应多开窗通风换气;体弱者、妊娠期妇女、儿童和有过敏性体质的人尽量避免乘坐空间封闭的新车;车主在驾驶一段时间新车后,如感觉熏眼睛、喉咙痒或头晕,应立即检测车内空气,并设法治理车内污染源。